34類商標詳解
在商業活動中,商標不僅是企業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護企業和消費者利益的有效工具。根據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規定,中國的商標分類依據尼斯協定(Nice Agreement)進行劃分,共分為45個類別,其中第1至34類為商品類商標,第35至45類為服務類商標。本文將重點介紹前34類商品類商標的具體內容及其應用范圍,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這些分類。
第1類:包括用于工業、科學、攝影、農業、園藝及森林的化學品;未加工人造合成樹脂;未加工塑料物質;肥料;滅火用合成物;淬火和焊接用制劑;保存食品用化學品;鞣料;工業用粘合劑等。這類產品多用于生產制造過程中的輔助材料。
第2類:涉及顏料、清漆、漆;防銹劑和木材防腐劑;著色劑;媒染劑;未加工的天然樹脂;畫家、裝飾家、印刷商和藝術家用金屬箔及金屬粉。該類主要涵蓋藝術創作與建筑裝飾所需的各種材料。
第3類:個人或家庭清潔用品,如洗發水、沐浴露、牙膏、香皂等;化妝品、香水等美容護理產品;剃須品、防曬霜等護膚用品;洗衣粉、柔順劑等織物清洗劑。適用于日常生活的各種清潔和個人護理需求。
第4類:燃料(包括天然氣)、照明用油;潤滑油和潤滑脂;冷卻液和防凍液;未加工動物油脂和植物油脂;工業蠟;工業用石蠟;礦物油基切削油;未加工石油、石油氣和其他液體碳氫化合物;焦炭。廣泛應用于能源供應和機械維護等領域。
第5類:人用藥、獸藥;衛生用品(如繃帶、消毒棉球等);嬰兒食品;醫用營養補充品;藥物飲料;殺蟲劑、滅鼠劑等農藥。涉及健康醫療和食品安全方面的產品和服務。
第6類:普通金屬及其合金;金屬建筑材料;可移動建筑物;鐵軌枕木;非電氣用纜索、鏈、管道和管子接頭;小五金件;鎖具和保險箱;不屬別類的普通金屬制品。涵蓋了建筑施工中常見的金屬材料及配件。
第7類:機器和機床;馬達和發動機(陸地車輛除外);農具;運輸機、升降設備、搬運裝置、包裝機;食品加工機械;印刷機械;紡織機械;辦公機械;清潔機械。適用于制造業和技術服務業中的機械設備。
第8類:手工具和手持電動工具;冷兵器;理發器具;指甲刀剪;磨具磨料。包括日常生活和專業工作中常用的各類手動工具。
第9類:科學儀器和實驗室設備;導航、測量、信號傳輸設備;檢查和監視儀器;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數據處理裝置;錄音、攝影、電影放映設備;自動售貨機及其他投幣啟動裝置;滅火器。覆蓋了從科研到消費電子等多個領域的高科技產品。
第10類:外科、醫療、牙科和獸醫用儀器及器械;假肢、假眼、假牙;矯形物品;縫合材料。專門針對醫學領域設計的專業設備和耗材。
第11類:照明、加熱、蒸汽生成、烹飪、冷藏、干燥、通風、供水以及衛生設備裝置。涉及到家居生活中的電器和設施。
第12類:汽車及其零配件;飛機、自行車、輪船等交通工具;馬具。主要用于交通運輸行業的商品。
第13類:火器;彈藥;爆炸物;煙火。與安全防護相關的特殊用途商品。
第14類:貴重金屬及其合金;珠寶首飾及其配件;鐘表及其零部件。高端禮品和個人收藏品的主要類別。
第15類:樂器及其附件。音樂愛好者不可或缺的好伙伴。
第16類:紙張、文具、辦公用品;印刷品;照片;書籍裝訂材料;廣告招牌材料;圣誕樹裝飾品。滿足辦公室工作和學習需求的基本物資。
第17類:橡膠、古塔波膠及其制品;絕熱隔音材料;非金屬軟管。用于制造多種產品的基礎原材料之一。
第18類:皮革及仿皮;行李箱、手提包、錢包等旅行用品;動物皮毛。時尚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19類:建筑材料(不含金屬建材);非金屬剛性建筑材料;柏油、瀝青;水泥瓦、瓷磚、石膏板等建筑構件。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
第20類:家具、鏡子、畫框;未加工或半加工的骨頭、象牙、角、珍珠母、貝殼等自然材料及其制品;床上用品;辦公用品(家具)。家居布置和辦公空間美化的重要元素。
第21類:家用或廚房用具及容器(非貴重金屬制);梳子、刷子;刷子用金屬片;非電動清潔用具;瓷器、玻璃、水晶制品。居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小物件。
第22類:繩索、線、網、帳篷、防水遮蔽布;帆篷;救生衣;包裝用材料(不含紙、卡紙或編織袋)。戶外活動和應急救援時常用到的裝備。
第23類:紗線和線;機織、針織或鉤編面料;非成品或半成品紡織品。服裝制作和室內裝飾的基礎原料。
第24類:未經漂白處理或染色的布料;床單、臺布、桌罩、窗簾;浴巾、面巾等家用紡織品。家居軟裝的重要部分。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等穿戴用品。體現個性和品味的服飾選擇。
第26類:花邊及刺繡,飾帶及編帶;紐扣、拉鏈、掛鉤及其它類似品;假發、假胡須、假眉毛、假睫毛等人體部位替代物。增加衣物美觀度的小飾品。
第27類:地毯、地席、墻帷、天花板覆蓋物;鋪地材料(非硬質);非紡織品掛毯。營造溫馨舒適居住環境的關鍵因素。
第28類:游戲器具和玩具;體育健身器材;圣誕樹裝飾品(照明用除外)。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娛樂工具。
第29類:肉、魚、家禽及其副產品;干果、腌菜;蛋、奶制品。保障人們飲食安全的初級農產品。
第30類:咖啡、茶、可可及其代用品;米、面;食用淀粉及其制品;調味品;甜食;冰淇淋。豐富餐桌文化的各類美食。
第31類:新鮮水果和蔬菜;谷物;活體動植物;種子;花卉;草本植物;飼料。維持生態平衡和支持農業生產的基礎資源。
第32類:啤酒;礦泉水和汽水以及其他無酒精飲料;果汁;糖漿、蜜餞等飲料配料。解渴消暑的最佳伴侶。
第33類:含酒精飲料(啤酒除外);烈酒;葡萄酒。成人社交場合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34類:煙草;煙具;火柴。雖然此類產品在全球范圍內受到嚴格監管,但依然是某些消費者的選擇之一。
以上便是對中國商標法規定的前34類商品類商標的詳細介紹。了解并正確運用這些分類有助于企業在注冊和使用商標過程中避免侵權風險,同時也能更精準地定位市場,提升品牌形象。希望本文能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禁止復制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本站
